从龙王布雨看《西游记》里制度那点事
核心概念:制度、西游记、龙王布雨
制度要素:执行制度、遵守制度
故事角色:泾河龙王、东海龙王
组织体系:天庭、监督体系
制度特性:灵活性
话说《西游记》里的龙王们,那可是掌管降雨的“雨界大佬”。其中最让人迷惑的,就是东海龙王和泾河龙王这俩的遭遇。孙悟空找东海龙王帮忙降雨的时候,那龙王跟变戏法似的,说下雨就下雨,打个喷嚏、咳嗽两声,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,跟玩似的。这时候咱就纳闷了,合着降雨这么容易,那这“雨界”规矩也太松了吧!
可再看看泾河龙王这边,就没这么潇洒了。他就因为跟一个算卦的杠上了,在布雨的时候稍微改了改时辰和点数,好家伙,就这么点事儿,直接被砍了脑袋。这落差,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!
那这俩龙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这得从制度说起,这个夏天,我们就从龙王布雨这件事说起,谈谈《西游记》里的制度那点事,你会发现,制度就是一套规则,用来约束社会、公司、班级等各种组织的行为,是一门大学问。
这个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制定制度、遵守制度和执行制度三者之间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的关系,强调了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的、不断优化的过程,但是在西游记里,天上有玉皇,人间有人皇(唐太宗),而如来和太上老君又分别代表佛教和道教,从思想上管理和统一整个从地上到天上的社会秩序,让制度的指定、遵守和执行有了更大的灵活性。
从制度制定来说,天庭的布雨制度,那肯定是有的,毕竟人间的风调雨顺全指着这降雨呢。但问题就来了,这制度制定得是不是太“随性”了?东海龙王能这么轻易地私自降雨,说明制度里可能有不少漏洞,就像一件破了好几个洞的衣服,风一吹,到处漏风。这就好比有些公司规定上班不能迟到,可连个打卡机制都没有,那这规定不就跟没说一样嘛。要是制度能明确规定,什么情况下能降雨,私自降雨要受啥惩罚,东海龙王估计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违规了。
再讲讲遵守制度。泾河龙王这事儿,就像我们小时候考试作弊,总觉得自己能耍点小聪明,结果被老师逮个正着。泾河龙王身为专业“布雨员”,心里肯定清楚制度咋规定的,可他就因为一时赌气,脑子一热,就把制度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他以为改那么一点点没啥大不了的,结果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这告诉我们,遵守制度可不能心存侥幸,别以为自己能钻空子,说不定哪天就“翻车”了。
最后说说执行制度。天庭对泾河龙王的处罚,看着是挺严格,可一对比东海龙王,就感觉有点不公平了。同样是违规,一个丢了命,一个啥事没有,这上哪说理去?这就好比班级里,两个同学都犯了错,一个被罚站一整天,另一个却啥事没有,其他同学心里能平衡吗?执行制度就得一碗水端平,不能因为龙王的“后台”硬不硬、关系好不好就区别对待。不然,这制度就成了摆设,大家都不会把它当回事儿。
从这俩龙王的故事,咱们也能看出制度得有点灵活性。孙悟空找东海龙王降雨,是为了救老百姓,这出发点是好的。要是制度能在特殊情况下,给点“绿色通道”,既不破坏原则,又能解决实际问题,那多好。就像学校规定不能带零食进教室,但要是有同学低血糖犯了,能通融通融,让他吃点糖补充能量,这制度就人性化多了。
《西游记》里这俩龙王的故事,看似荒诞,实则藏着大道理。制度这玩意儿,制定得好,大家遵守得好,执行得也好,那社会、公司、班级才能井井有条。要是都像《西游记》里这俩龙王的事儿一样,制度乱糟糟的,那可就麻烦大咯!以后大家再看《西游记》,是不是对这些故事又有新的看法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