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平台的技术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
软件平台的技术架构、业务架构和应用架构是从不同角度对软件系统进行的描述,它们在概念、关注点、组成要素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,本文先从概念入手,再以一个具体例子做说明。
graph LR
classDef process fill:#E5F6FF,stroke:#73A6FF,stroke-width:2px;
A(软件平台架构):::process --> B(技术架构):::process
A --> C(业务架构):::process
A --> D(应用架构):::process
B --> B1(概念:软件系统技术体系、选型及实现方式描述):::process
B --> B2(关注点:技术层面问题,如性能、可靠性等):::process
B --> B3(组成要素:硬件、软件选型、框架等):::process
B --> B4(举例:电商用分布式微服务,在线教育用云服务等):::process
C --> C1(概念:业务流程、规则及实体关系抽象描述):::process
C --> C2(关注点:业务需求,如流程合理性、灵活性):::process
C --> C3(组成要素:流程模型、规则集合等):::process
C --> C4(举例:电商业务流程及规则,在线教育业务流程及规则):::process
D --> D1(概念:应用模块划分、交互及功能描述):::process
D --> D2(关注点:用户交互、功能实现和体验):::process
D --> D3(组成要素:模块划分、交互关系等):::process
D --> D4(举例:电商应用模块划分及交互,在线教育应用模块划分及交互):::process
三种系统架构的区别
软件平台的技术架构、业务架构、应用架构,三者有什么区别?
概念
- 技术架构:是对软件系统中所使用的技术体系、技术选型以及技术实现方式的总体描述。它主要关注软件系统如何在技术层面实现其功能,以确保系统的性能、可靠性、可扩展性、安全性等技术指标。
- 业务架构:是对软件系统所支持的业务流程、业务规则以及业务领域内各实体之间关系的抽象描述。它以业务为核心,从业务视角出发,明确软件系统要实现的业务目标和提供的业务价值。
- 应用架构:描述了软件系统中各个应用模块的划分、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这些模块如何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应用功能。它侧重于软件系统的功能实现和用户体验,关注应用的整体布局和功能模块的组织。
关注点
- 技术架构:重点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,如选择何种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管理系统、编程语言、框架等;考虑系统的性能优化,包括如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、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等;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,如采用容错机制、备份恢复策略等;解决系统的可扩展性问题,以便在未来能够轻松添加新功能、扩展业务规模;保障系统的安全性,采取加密、认证、授权等技术手段保护数据和系统的安全。
- 业务架构:主要围绕业务需求展开,分析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优化空间,识别业务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业务规则;明确业务领域内的各种实体(如客户、订单、产品等)及其相互关系,构建业务模型;确保软件系统能够准确地支持业务运作,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,同时关注业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,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求。
- 应用架构:关注用户如何与软件系统进行交互,如何将业务功能以直观、易用的方式呈现给用户;考虑应用模块的划分和组织,使功能模块之间职责清晰、高内聚、低耦合,便于开发、维护和扩展;注重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,确保各个模块能够高效地进行交互和数据共享;关注用户体验,包括界面设计、操作流程的便捷性等,以提高用户对软件系统的满意度。
组成要素
- 技术架构:包括硬件架构(如服务器的配置、网络拓扑结构等)、软件技术选型(如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、编程语言和框架等)、技术框架(如分层架构、微服务架构等)、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(如数据库设计、数据缓存策略等)、技术标准和规范(如代码规范、接口规范等)以及性能优化和安全策略等。
- 业务架构:由业务流程模型(以流程图等形式描述业务的流转过程)、业务规则集合(如定价规则、审批规则等)、业务实体及其关系(如客户与订单之间的关系)、业务用例(描述业务场景和用户与系统的交互过程)以及业务目标和业务策略等组成。
- 应用架构:包含应用模块的划分(如用户管理模块、订单管理模块等)、模块之间的交互关系(通过接口、消息队列等方式进行通信)、用户界面设计(包括界面布局、交互元素等)、应用的部署架构(如单服务器部署、分布式部署等)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方式等。
举例说明
以一个电商软件平台为例:
- 技术架构: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,使用 Spring Cloud 框架构建各个微服务;选择 MySQL 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,Redis 作为缓存服务器;应用容器化技术(如 Docker)进行部署,通过 Kubernetes 进行容器编排和管理;采用 HTTPS 协议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,使用加密算法对用户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。
- 业务架构:业务流程包括用户注册登录、商品浏览、下单、支付、物流配送、售后服务等环节;业务规则涉及商品定价规则、促销活动规则、订单处理规则等;业务实体有用户、商品、订单、商家、物流信息等,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,如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订单,一个订单包含多个商品等。
- 应用架构:划分为用户端应用(包括 Web 端和移动端)、商家端应用、后台管理应用等模块;用户端应用提供商品搜索、浏览、下单等功能,商家端应用用于商品管理、订单处理等,后台管理应用负责系统的配置、数据统计分析等;各模块之间通过 RESTful API 进行交互;用户界面设计注重简洁美观、操作便捷,以提高用户购物体验。
更具体的例子
为了更清晰的说明三种系统架构的区别,我们可以再使用一个更具体的,笔者过去几年多次主持开发的学而思培优、复文教育等教育培训行业系统的例子来说明。
以一个在线教育软件平台为例,详细说明技术架构、业务架构和应用架构:
技术架构
- 硬件基础设施:采用云服务器(如阿里云的弹性计算服务 ECS)来承载应用程序,利用云存储服务(如阿里云 OSS)来存储课程视频、文档等教学资源。同时,使用负载均衡器(如阿里云 SLB)来分配用户请求,确保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性能。
- 开发框架与技术选型:后端使用 Spring Boot 框架构建微服务架构,以实现业务模块的解耦和独立部署。采用 Spring Cloud 实现服务治理,包括服务注册与发现(Eureka)、配置管理(Config Server)等。使用 MyBatis 作为持久层框架,与 MySQL 数据库进行交互,存储用户信息、课程信息、订单信息等数据。
- 前端技术:使用 Vue.js 框架构建用户界面,实现响应式设计,确保在不同设备(如电脑、平板、手机)上都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。通过 Webpack 进行前端资源的打包和管理,提高页面加载速度。
- 通信协议与中间件:微服务之间采用 RESTful API 进行通信,确保接口的通用性和灵活性。使用 RabbitMQ 作为消息队列中间件,用于异步处理一些任务,如发送课程更新通知、处理订单支付后的后续操作等,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。
- 安全技术:采用 HTTPS 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加密,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。使用 Spring Security 进行用户认证和授权,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相应的功能和资源。同时,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,如用户密码采用加盐哈希算法进行加密。
业务架构
- 业务流程:
- 用户注册与登录:用户通过手机号或邮箱进行注册,设置密码。注册成功后,可使用账号登录系统。
- 课程浏览与选择:用户登录后,可以浏览平台上的各类课程,根据课程分类、推荐等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课程。
- 课程购买与学习:对于付费课程,用户需要完成支付流程才能开始学习。购买成功后,用户可以在个人学习中心找到已购买的课程,进行在线学习,包括观看视频、阅读文档、参与讨论等。
- 教师授课与管理: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创建课程,上传教学资源,设置课程价格等信息。同时,教师可以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,查看学生的作业、考试成绩等。
- 订单与支付管理:用户下单购买课程后,系统生成订单。支持多种支付方式,如微信支付、支付宝支付等。支付成功后,订单状态更新,用户可以开始学习课程。
- 业务规则:
- 课程定价规则:根据课程的难度、时长、教师知名度等因素确定课程价格。同时,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的促销活动(如限时折扣、满减等)调整课程价格。
- 用户权限规则:普通用户只能浏览课程、购买课程和学习课程。教师用户除了具备普通用户的功能外,还可以创建课程、管理课程和学生。管理员用户拥有最高权限,可以对整个平台进行管理,包括用户管理、课程审核、数据统计等。
- 订单处理规则:订单生成后,系统会自动检查用户的支付状态。如果支付成功,订单状态更新为“已支付”,用户可以开始学习课程。如果支付失败,订单状态更新为“未支付”,用户可以重新进行支付。
应用架构
- 用户端应用:
- 课程展示模块:以列表、卡片等形式展示各类课程,包括课程封面、名称、简介、价格等信息。用户可以通过搜索、筛选等功能快速找到感兴趣的课程。
- 课程详情模块:用户点击课程进入详情页面,查看课程的详细介绍、教学大纲、教师信息、学员评价等内容,帮助用户决定是否购买该课程。
- 购物车与订单模块:用户可以将感兴趣的课程加入购物车,在购物车中可以对课程进行数量调整、删除等操作。确认购买后,进入订单填写和支付页面。
- 学习中心模块:用户购买课程后,在学习中心可以找到已购买的课程,开始学习。学习中心提供课程视频播放、文档下载、讨论区等功能,方便用户进行学习和交流。
- 教师端应用:
- 课程管理模块:教师可以创建新的课程,编辑课程信息,上传教学资源(如视频、文档、作业等)。同时,教师可以查看课程的报名人数、学生学习情况等统计信息。
- 学生管理模块: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、学习进度、作业完成情况、考试成绩等,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。
- 管理端应用:
- 用户管理模块: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,包括用户信息的查看、修改、删除等操作。同时,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,如将普通用户升级为教师用户或管理员用户。
- 课程审核模块:管理员对教师创建的课程进行审核,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平台的规定和要求。审核通过后,课程才能在平台上正式发布。
- 数据统计模块:管理员可以查看平台的各类数据统计信息,如用户注册数量、课程购买数量、收入统计等,为平台的运营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软件平台的技术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
https://jycpp.github.io/22-08-10-软件平台的技术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.html